熱鬧有人的地方就有聲音,有聲音就會集會結社,在殖民時代,控制這些民主政治的思想,就要靠警察力量,臺北北警察署由然而生。
日據時代,臺北城內、大稻埕、艋舺是最熱鬧的地方,因此有臺北南警察署、臺北北警察署、萬華分署分別管轄這三個地方,最後只有臺北北警察署建築被完整保留下來。
【基本資料】
館所名稱: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
開館日期 107/10/14
建物屬性 直轄市定古蹟
館所電話 02-2557-0087
館所地址 103 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(原臺北北警察署)
館所網址 https://tncmmm.gov.taipei
【建築空間】
▼北警署座落在寧夏路口,在30年代,這樣的建築有其威嚴。
▼我覺得就像是警察的大帆帽,直接聳立而上。
▼簡單的羅馬立柱,除了美感也肅立威嚴。
▼一入門即可看到中央樓梯直通二樓,這應該是豪宅的規格。
▼進門之後一直被這張照片給深深地吸引,大安醫院是由蔣渭水先生所創立,這麼重要的歷史建物,卻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中消失,可惜,可惜~
▼斑駁的拘留室
▼拘留室內部
▼圓形放射狀的拘留室。
▼拘留室平面示意圖,圓型的規劃可方便監控,另外如果有嫌犯被刑求,哀嚎的叫聲也會傳遍整個空間。
▼水牢,全臺唯一僅存,整個人蹲在水中,只能露出頭來呯吸,這種人不道的關法,還真的會讓人發瘋。
▼灑落階梯的陽光,透露渴望的氣息,如果你被拘禁於此…
▼筆直的長廊為這里泛出幽幽之古意。
▼二樓的空間運用為展覽室。
▼由二樓俯望而下,你一定不會這為這兒是是警察署
【館展】
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,主要展示在20-30年代時,臺灣的新文化運動的起源、受難、時空背景、音樂…等。
▼意識覺醒的年代,帶出臺灣新文化的起源
▼臺灣文化協會第一屆理事會
▼合影人員
▼1924年治警事件人員合影
▼那些年那些事,歷史時間的戳記。
▼臺灣民眾黨的紀元史蹟。
▼政治書藉在日治時代是很難得的!
▼聆聽當時的歌謠,感受一下渴望自覺與苦悶的悲慟!
大稻埕是日治時期臺灣民主政治的主要發源地,為了箝制臺藉精英份子違反治警法時,常將一些異議份子拘禁於此。因此北警察署被指定為古蹟後,作為臺灣新文化運動館,讓受難者來成為這古蹟的見證,實為歷史的連結,來這兒連結一下當年先賢先烈們的文化覺醒。
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
電話:02-2557-0087
地址:103 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87號(原臺北北警察署)
【閱讀延伸】
【遊記】臺北.中正區.撫臺街洋樓 台北城僅存日治初期獨棟式洋式石木結構
【遊記】臺北.中山區.臺北故事館 Taipei Story House (圓山別莊)
【遊記】臺北.大同區.大稻埕.迪化207博物館 老屋的精采與再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