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咖啡門外漢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咖啡豆的風味與香氣,與烘焙程度息息相關,可大約分為八個階段,找出適合你飲用的烘焙方式。

咖啡色.jpg

 
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球咖啡豆的產量,冠軍就是巴西了,最有代表性的咖啡豆為巴西聖多斯 (SANTOS)

第二的越南生產的主要是羅布斯塔咖啡豆,做為配方咖啡或即溶咖啡

哥倫比亞咖啡豆是溫和(mild)咖啡的龍頭,

哥倫比亞以麥德林最為有名。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咖啡的風味,很難去形容,苦、酸、甜、醇,味道的複合與氣息,有著主觀與客觀的偏見,主要根據個人的感受不同。

咖啡豆的種類、烘焙、研磨、豆量、熱水溫度、萃取速度…等綜合性因素決定了這杯咖啡的風味。你找到自己的風味了嗎?

咖啡風味.jpg
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生豆要處理成咖啡豆,以構造而言,最難處理的是透明果膠,他黏附在羊皮層上,黏答答地不易處理,很容易發出腐敗的酸味,取豆過程如果有疏失,容易養出腐敗豆,因此取豆過程的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
●日曬法

畢其功於一役,將果實鋪曬豆場進行自然乾燥,再以去殼機打掉乾硬的果肉和羊皮層,取出咖啡豆。

●水洗法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咖啡樹結的果實外觀上有點像櫻桃,因此有「咖啡櫻桃Coffee Cherry」的稱呼,每個果實有二顆咖啡豆,製作咖啡其實是咖啡生豆(種子)。

▼咖啡剖切面圖

咖啡生豆.jpg

(一)果皮與果肉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咖啡帶:全世界大部份的咖啡生產國皆位在南、北回歸線所包夾的熱帶、副熱帶地區,此咖啡栽培區又稱「咖啡帶(Coffee Belt)」或「咖啡區(Coffee Zone)」

▼全球咖啡帶示意圖(The Coffee Belt Map (melacoffee.com))

coffee_belt_1024x1024.jpg

咖啡樹算是熱帶植物,咖啡帶的年均溫大約都在20°C以上,如果低於20°C以下,則比較無法健全生長,台灣雲林古坑咖啡就位在這一條咖啡帶附近,正是日治時期咖啡種植園的主要所在地。

文章標籤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咖啡分類為茜草科咖啡屬常綠灌木,以熱帶地區為分佈區域。以現今市場上具有經濟與商業價值的咖啡豆,大致有三類:(1)阿拉比卡種(2)羅布斯塔種(3)賴比瑞亞種,被統稱為「咖啡三大原生種」。

▼咖啡豆三大原生種比較

咖啡豆.jpg

其實最簡單分辦「阿拉比卡」與「羅布斯塔」的方法就是咖啡豆芯的裂痕,阿拉比卡呈現「S型」,羅布斯塔呈現「筆直狀」,所以如果你去買袋裝的咖啡豆,聲稱是100%阿拉比卡豆時,最簡單的檢查方式就是豆芯的裂痕狀態。

文章標籤

羅傑小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