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八魚場,就是定位為平價、生魚片、丼飯、定食的餐廳,因為餐點的價位約一百八十元,所以店名就叫「百八」,靠這種價位,的確是很有吸引力,所以百八的各家分店在用餐時刻幾乎都是客滿排隊。
▼ 紅色的招牌,因為紅色是人氣匯聚的顏色,所以百八就以紅色為基調來裝潢格局。
百八魚場,就是定位為平價、生魚片、丼飯、定食的餐廳,因為餐點的價位約一百八十元,所以店名就叫「百八」,靠這種價位,的確是很有吸引力,所以百八的各家分店在用餐時刻幾乎都是客滿排隊。
▼ 紅色的招牌,因為紅色是人氣匯聚的顏色,所以百八就以紅色為基調來裝潢格局。
來吃這家客家菜,是鄰家的介紹,因為我在門口嚷嚷說不知要吃什麼,結果我們家隔壁的外配說,我們可以去吃這家客家菜,家常又隨意,隨意又好吃!我哵~ 我輸給地頭蛇!
▼雖然叫興中客家菜,但卻是位於民權路上。
▼二棟透天厝緊鄰,一邊當廚房,一邊當用餐區,用餐時間大約就中午與晚上時段。
金車企業應該可以跟宜蘭劃上等號了,而伯朗咖啡應該是這個金車企業的扛霸子的品牌名稱,在這個頭城的山頂上,竟然開了二家城堡咖咖,那就稍微來PK一下有什麼不同吧!
先從二館看起吧,能開二家城堡,想必假日一定人滿為患,也幸好不是假日上來,不然可能看到一堆人就打道回府了!
要上城堡咖啡之前,你必須要開過一段碗延的山路,才能抵達這傳說中的咖啡館~
【城堡二館】
生活就跟天氣一樣,面對晴時多雲偶陣雨的變化,難得請了休假,老天爺卻賞了一個陰天給你,想要圖個冬陽的機會也沒有,沒辦法!這就是生活。
車過宜蘭雪隧後,連龜山島的蹤跡也未發現,所幸沒下雨,所以仍舊保持愉悅的心情!
宜蘭的確好山好水,現在連餐廳也愈來愈有特色,於是循著口耳相傳的魅力,尋找到這家好吃手工義式比薩店。
FALAFEL,中東蔬菜卷,說真的在臺灣根本沒吃過,也沒想過這是什麼食物,後來發現這就是一個餅皮,包上丸子、生菜、黃瓜、馬玲著,然後淋上酸奶狀的醬汁,一整個海派!
▼吃完河馬餐廳後,在轉角又發現FALAFEL,抱持嚐鮮的心態,點一條來吃吃,反正也只有5歐元。
流落巴黎街頭最後一天了,逛逛走走也把整個小巴黎地區給逛夠了,又到肌腸轆轆的時刻,在巴黎,河馬餐廳算是當地人認為平價的美食吧!只不過河馬餐廳應該算是美式風格,不偌想像中的法式西餐,算是給我們在這麼多天的法國行中,換換不同的口味!
▼假日的巴黎街頭,有時很熱鬧,有時很安靜,因為來用餐的時侯,只有我們一組客人,巴黎人又去那兒了?
錢穆故居紀念館,是生前國學大師錢穆的居所,取名為「素書樓」。
錢穆(1895年—1990年),江蘇省無錫人,字賓四,筆名公沙、梁隱、與忘、孤雲。
素書樓的由來(摘自錢穆,「懷念我的母親」一文)
我母親的一輩子,可用《論語》上的「貧而樂」三字來形容。但使我最難忘懷的,是辛亥年那一年的夏季,我十七歲,得了傷寒病,誤用了藥,幾手不救。我母親朝尉不離我身旁,晚上在我床上和衣陪眠,前後七個星期,幸而我終於痊癒。我之再得重生,這是我一生中對母親養護之恩最難念懷的一件事。現在我的外雙溪住宅,取名「素書樓」,就是紀念當年在七房橋五世同堂第二大廳「素書堂」我母親養護我病的那番恩情。
現在的迪化街,變身的很棒,重視歷史的痕跡,才是一個社會文明的提昇。
玉源成商行,應該是這一座建築的前身吧,我猜,不過字體是由左到右書寫,不太像是以往的書寫慣例,下次造訪的時侯,再來問問店家~
248農學市集,賣的是台灣在地小農的產品,一群愛好這塊士地的人,賣台灣天然的產品。
特色的一家早餐店,南洋風情!早餐時間沒開冷氣,塑造南洋的熱帶風情,早上吃早餐時,還真的是悶熱的感覺!(個人覺得是省電、省成本)
不過亞坤在新加玻已有超過65年歷史,去新加坡的旅遊者都會去嚐嚐這種當地的早餐!
▼招牌直接說,這是來自新加坡的超級品牌,since 1944年。
臺北賓館前身為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官邸,為當時最高級社交場所。1945年台灣光復後,移交外交部作為臨時辦公處所,並於1950年更名為「臺北賓館」,作為招待外賓或舉辦國慶酒會等大型活動之用,1998年經內政部指定為「國定古蹟」。
臺北賓館為巴洛克式建築,四周庭園圍繞,南側為對稱幾何圖形的巴洛克式庭園,據考證為臺灣建築史上第一個引進歐洲風格的庭園,北側為日式迴遊庭園,以「心」字池為中心,庭園林木扶疏,綠草如因,風景幽美,引人入勝。
原本由「福田東吾」與「野村一郎」於1899年設計起造,於1901年完工,後來因受白蟻嚴重侵害,現在的樣式是由「森山松之助」於1911-1913年設計改建工程所完成的樣貌,
臺北賓館每個月只開放一天參觀,可以上臺北賓館的網站(http://www.mofa.gov.tw/tgh/default.html)查詢。
位於泉州街的這家小攤,從大學時代就品嚐過現烤香腸的滋味,規模一樣但不變的還是絡繹不絕的人潮,尤其是小黃大哥,常常是路邊就併排了好幾台計程車,點了二根香腸,剝了幾顆蒜頭,就這樣Take away!!
台灣人誰可以受的了烤香腸的飄香,光從旁邊走過,就受不了那種味道的吸引,而且是用炭火炭烤,香腸被炭火逼出的油脂滴在木炭上,響起滋滋的聲響,再加上炭香與肉香,新台幣就這樣滑出來了!
▼夾在二個房子中間的小攤
喲唷!說到這一家義大利麵,真的是很煩,一家老小超愛吃的!三不五時都想來吃一下,好吃、便宜、樣式多!
在一次因綠際會隨意走走的狀態之下,發現這家店,試了一次之後,從此全家就喜歡來吃這家超有感覺的店,有時提議要吃布克湖時,我敢否定的話,還真的會有人翻臉!看來「吃飯皇帝大」這件事,還真的是少觸踫為妙!
▼新的布克湖LOGO,感覺像是宗教的意涵
剛上大一的時侯,第一次吃到搶鍋麵,被這種味道給吸引了,後來高等法院重建後,在後巷的這些味道也消失了,今天跟一個同期的朋友聊起來,她介紹了這家搶鍋麵,哈!遺忘的好味道又回來了。
龍記搶鍋麵在桃源街美食帶,這帶有最名的就是牛肉麵,也是群聚一些北方麵食ll老店的所在,所以在這兒可以感受麵食的不種風情。
龍記搶鍋麵真的是躲在暗巷,而且是暗巷中的暗巷,如果沒有人指引,保證很難發現她的蹤影,她有幾個入口可以進入(博愛路180巷、桃源街、衡陽路84巷),因此要小心留意別走過頭了。
▼入口之一:桃源街與博愛路入的指示招牌